打开另一扇窗

2022年3月28日

望出窗外,你看到了什么?其他人的窗景又会看到什么?有个网站叫WindowSwap,可以让你看到世界各地不同的窗外景色,视频都是用户自己分享的。如果你不担心隐私问题,也可以拍下自家窗外的风景上传到网站,与世界分享你眼前所看到的。我们对自己天天看到的窗景习以为常,但对另一个人来说,也许是别有洞天。

网站有个按钮写着“Open a new window somewhere in the world”(打开在世界上某个地方的一扇窗)。点击按钮就会切换镜头,让你看到日本的小街,夏威夷的海边,瑞士的山景……没想到看别人的窗口,也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现实生活中没有按钮能够让你切换视角,从别人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最近有一则本地新闻,一名女子因为不满巴士车长要求她的帮佣让一名坐轮椅的乘客先下车,再把婴儿车推上车,当众向车长发飙说:“你是个巴士司机,我没有欠你的!”视频引起网民炮轰。当时,帮佣没有听懂巴士车长的意思,不知道要先让坐轮椅的老翁下车,再把婴儿车推上巴士。女子过后也澄清,说巴士车长没有清楚告诉他们有轮椅使用者要下车,就对他们大喊大叫,吓坏了帮佣和孩子,并指视频只是断章取义。

这里不追究谁对谁错,只是带出了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无法看到全面。巴士车长、女子、帮佣和拍视频的人当下都只看到事情的一部分。

同温层效应

你是否看过朋友面簿账号的News Feed(信息流)?就算是有相同背景跟兴趣的朋友,我们的News Feed也会是截然不同的世界。因为演算法,每个人的页面都是客制化的。为了吸引你继续逗留在这个应用软件,勾起你想要点击、按赞、分享的欲望,面簿根据你的浏览习惯精细设计属于你的“铁窗”,让你看到他们想要你看到的,包括广告。除了面簿,Instagram、推特、YouTube都是如此。

世界有很多不同观点,如果一直看社交媒体“喂”给我们的东西,我们可能会一直留在“同温层”。演算法或许让我们只接触跟自己想法类似的资讯,也就是同温层效应。比如说看了某篇持有某个政治立场的文章,演算法认为你对这类文章跟观点感兴趣,它就一直推给你更多类似的文章。不只是文章,我们看的视频跟娱乐选择也是一样。有个朋友曾经抱怨:“我在Netflix随便看了一部恐怖片,Netflix就一直推荐恐怖片给我看。我也想看看其他片啊!”如果他想探索其他影集,就得主动找推荐单以外的作品,逃离演算法的局限。

作者Morgan Housel(摩根豪瑟)提到你的经历可能只占全世界经历的0.00000001%,但你八成是用这些经历在看世界。如果有个按钮让我们交换电脑窗口,看别人社媒账号的信息流,是否蛮有趣的?可以了解他们平时看的内容如何影响他们,还有跟我们自己看的有多不同。我们自己的窗口有限,没有切换视角的按钮,但我们还能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建立同理心等。

斜杠青年

2021年11月15日

看到许多朋友在Instagram里的自我简介都有斜杠(/),比如说演员/歌手/导演,表达多重职业和身份。“斜杠青年”这样的形容越来越流行。我们有不同兴趣,越来越多人尝试本业以外的事情。多元发展可能会让人分身乏术,要如何成功地斜杠,也是一门学问。周杰伦就成了我参考的模范。

先大概说一说周杰伦风声水起的副业:演戏,当导演,开潮牌店、泡泡茶店、健身房……多到不胜枚举,根据报道,还有“周杰伦概念股”的公司上市。这个成功的例子是比较极端了一点,但如今能横跨多个产业领域,也得靠他当初把音乐这个主业的基础打好。有了基础,就可以变出花样。

想往斜杠生活发展,做好自己的主业,有了一定的成功,再搞其他的副业是个不错的策略。新领域开辟的前提,是原本的领域要做得够出色。周杰伦拓展其他行业,不管他的副业成功与否,都可以回归音乐。有了主舞台,就可以有好几个伸展台。最重要的是不要放弃你主要的平台,反而可以用它作为踏板,做你新尝试的筹码。

以兴趣为导向

我们也不要为了跟风,让自己有多一点斜杠,而把自己弄得很累。当时让我觉得周杰伦做的“哎哟,不错哦”的一件事是他如何走向导演的道路。周杰伦对当导演这一块感兴趣。他先导了自己好几个MV,累积经验,过后才导电影,这也算是用自己的主业延伸出新的尝试。毕竟大家会想要斜杠,应该也是以兴趣为导向,不一定是因为金钱。自己觉得好玩其实很重要,有足够的兴趣才能坚持到收获的一天。

当然,有副业的艺人很多,都可以参考学习。冠病疫情让人们有空间跟时间在生活当中求进步、转型、自我经营,就算没有刻意斜杠,也在过程中让自己有多元发展。

我们电台也有一位斜杠青年,他是我们的音乐总监胡天培,我们叫他TP。除了音乐总监的职务,他还写专栏,也能够主持电台节目。他懂音乐,会写词,会唱歌,学过设计,上知娱乐八卦,下知美食情报。让我觉得很敬佩的是,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他有自己的YouTube频道介绍美食,自己拍摄剪辑。我们斜杠的程度不一定要像周杰伦。能够像TP培养不同兴趣,发挥自己的强项,让生活多姿多彩,这样也“哎哟,不错哦”。

天培这个星期五(11月19日)正式告别电台,他又要加新的斜杠了。有一天,也许会看到他成为一名百万流量的网红,但更重要的是他能够继续做喜欢做的事。

真的有“大离职潮”?

2021年9月20日

“可是老板,我回不去了……”

疫情期间,工作环境不稳定,还是有人离职。偶尔电台听众会分享他们想要辞职或已经换工作的消息。“大离职潮”也出现在新闻标题里。有分析指人们习惯了居家办公,不想回办公室了,又或许这段期间有更多空间思考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

最近跟一位博客聊到这个话题,她的读者对于是否换工作感到举棋不定,所以会发短信问她意见。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也就没有统一的答案,她能做的就是引导他们找出自己的答案。于是她会反问他们:“工作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些人可能两天后才回答,因为必须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工作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减少通勤时间?能够发挥所长或创意表达自我?对社区有贡献?这位博客的答案是:“1、工作时间上的灵活度;2、对未来有保障;3、好的团队跟老板。”她的全职工作是在科技公司当销售员,能够掌握自己的时间跟绩效,所处的科技领域有未来的发展,公司环境也不错。那些在考虑是否换工作的人,可以仔细斟酌这个问题,根据价值观挖掘答案。

裸辞的恐惧

也有文章提到“大离职潮”夸张了,就业市场本来就有它的流动性,只是在疫情底下它的数据被放大。有人换工作,也就是说有另一份工作等着他们。

“裸辞”就不一样了。由于我有裸辞的经验,有朋友问我应不应该裸辞,因为他们想要暂时休息或做其他的事。我也认识几个说裸辞就裸辞的年轻人。身为过来人的我,真想说“三思啊……”

同样的,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有些人因为心理健康,又有能力,所以选择暂时不工作。但对我来说,裸辞造成一定的阴影。当初我裸辞后有一年没有工作,经历过手头紧的焦虑。同时,我也知道有时候“一扇门关了,另一扇门才会开”。如果当初没有勇敢地做这个决定,也不会有今天的机会。

最近有个朋友从国外回来,跟我分享了她当初辞职创业而生意失败的故事。当时,她银行存款只剩下1000元。我跟她说,换成是我,绝对不会想要回到银行存款所剩无几的处境。她却说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她知道就算以后遇到困境也懂得如何克服。

银行仅剩千元的存款教会了她如何生存。同样的情况,我看到了恐惧,她却是积极的态度。这也让我心态上有了转变,用不同角度看待我裸辞的经验。

每个人的经验有所不同,那些在问该去该留的人士,有选择还是幸福的。希望你能找到“工作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的答案。

零遗产

2021年7月26日

最近本地有个新闻:老先生生前在医院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家人在他过世后捐献100万元给医院。我朋友说了一句“为什么不让他在世时享受这100万呢?”当然,我们不知道这家人的背景。也许他们平时就做很多慈善捐款,老先生可能有能力得到很好的治疗与照顾,但朋友这么一句话让我思考既定的“把钱留到最后”这个观念。也许是因为我最近刚做身体检查,虽然无大碍,但还是会想到生老病死,还有如何支配我们这一生中所赚的钱和累积的资产等课题。

“Die With Zero”《零遗产计划》这本书主张我们临走前把钱花光光,最后一张支票要跳票。“零遗产”是指,只要存够钱退休,要给家人的、给慈善的都给了,就应该去享受生活,因为这一生中没用到的钱都是浪费。

作者Bill Perkins(比尔柏金斯)建议的不是一种不负责任,随便乱花钱的理念。预先决定要给家人孩子还有慈善机构多少钱,可以确保你的遗产分配照着你的想法执行。做好了规划,就可以专注于充实生活和丰富体验。每个人的财务状况不一样,“零遗产”规划对不够储蓄的人来说不适用。它针对的是已经有足够储蓄但还是觉得储蓄不够用的人。书中提到75岁或以上美国家庭的净资产中位数是所有年龄组别当中最高的:26万4800美元(约36万新元),用数据说明数百万的美国家庭储蓄太多,要用的时候已经太晚,赚的钱超出人的寿命。

这跟“努力赚钱,未雨绸缪,退休后可以收获劳动成果”的传统观念是有冲突的。就算你同意书中背后的道理,心理层面还是很难克服。到底要存多少钱才足够?我们不知道自己会活多久,需要付多少医药费,我们担心“人算不如天算”。

人生有不同的季节

Time Buckets from “Die with Zero”

如果你画出你生命的时间线,然后将它划分为五年或十年的时间间隔。每一个间隔就像是你生命中的一个季节。这时候你可以想想你这一生中想要完成的事情,把它分配到各个季节里,比如说旅游、滑雪、创业、找到另一半、做慈善等等。它有点像是愿望清单,但不同的是,你可以在人生时间表上的不同阶段,分配你想拥有或追求的体验、活动和梦想。

根据时间段做规划,你也许会发现,有些事情有它合适的季节。比如说,我不会把“滑雪”放在75岁过后。虽然我们偶尔会看到有例子证明年龄不是局限,但我们自己也比较想在某个季节拥有某些体验。你可能还会得出这个结论: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刚从外太空飞回来的Jeff Bezos(贝佐斯)有个“遗憾最小化框架”,想象自己到了80岁,在回顾人生时尽可能地减少过往的遗憾。让自己“归零”很难,但《零遗产计划》刺激了一些新的想法。我不一定要做到最后一毛不剩,但我们可以在生前更有意识地做妥善的安排,减少遗憾。

35岁前的梦想

2021年4月05日

“给35岁以前有梦想的人”,五月天阿信在视频的一开始就说了这句话。接着有旁述:“阿信完成当歌手的第一个梦想,继续往第二个梦想前进,就是拥有自己的服装品牌。”

视频的标题是《35岁以前的梦想》,说的是阿信如何经营他的服装品牌。

我都忘了当年看到这个视频时自己是几岁,不过肯定是30岁之前。可能是明星效应,又或者是被偶像催眠,虽然知道这视频多多少少有“打广告”成分,但还是觉得很有启发性。35岁这个数字烙印在我脑海里,好像要在35岁之前完成一些什么,才算活得精彩。

其实我想要做的事情跟很多人一样——旅游,赚钱,有足够的时间做想做的事,包括和身边的人维系关系等。当时我觉得35岁这个人生关口好遥远,可是一眨眼,很多很多一眨眼,就来到了35。看一下“成绩单”,达到跟没达到的目标参半。阿信是完成了第一个梦想,往第二个梦想迈进,我好像只完成一半。

看着这未完成的梦想清单,我的心并没有难过地只剩一半,反而是满满的。想要旅游的目的地,超过一半都没去,但我也去过几个此生难忘的行程。理财目标没有完全实现,但我也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地储蓄着。身边有朋友有亲人,有一份具有挑战性又有趣的工作,也算是能够跟着自己的步调做想做的事情。

有梦想不抱怨

如果把注意力转到另一半我已完成的事情,也算是可以拍拍自己的肩膀,告诉自己做得还不错,继续加油。

但真正让我觉得心里满满的是,当我回头看当年写的一些梦想,有些事已经变得不重要了。想要赚的钱,也只是年少无知时凭空想象出来的数字。想要得到的东西,也可能只是看到别人有,所以自己也想要而已,并不是内心最渴望的。

我们活在这世上也不是一个定格的状态,梦想会不断改变。真正的意义在于迈向梦想的过程中学习到的东西,了解自己,了解这世界。这过程让我们懂得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有些梦想不再那么执着,不是因为放弃,而是因为要的东西不一样了。梦想虽然给我们一个往前进的目标,但随着我们经一事长一智,梦想也会不断调整,没有终点。我要过35岁这一关了,是时候想一想下一步要怎么走。

《35岁以前的梦想》视频的结尾,阿信说:“有梦想不抱怨,梦想永远不嫌小。”有些人可能觉得老套,但我觉得我们偶尔需要这样的热血。希望你继续做梦到45,55,65……

500顿饭

2020年10月19日

台湾艺人吴宗宪说这地球上跟他吃过最多次饭的人,小鬼黄鸿升是第二名。如果一起录影有50次,一次录影花几天算10顿饭,那他们就一起吃500顿饭了。500顿饭对你来说是多还是少?如果你知道这辈子跟某个朋友或至亲只剩下500顿饭,每顿饭是不是变得不一样了呢?

如果我们不用时间来衡量人生的长短,而是用像吃饭这类活动来计算的话,会怎么样呢?比如说以我现在的年龄,如果剩下50年可活,那还可以过50个圣诞节、生日、新年。如果一年读5到10本书,那我这一生还会阅读250到500本书,世上还有千千万万本书,我将永远不知道它们的内容是什么。旅游更不用说了,冠病疫情之下,根本计算不了以后出国的次数,当我逐渐老迈,出国能够去的地方也可能有局限。

以此类推,你的人生剩下几场奥运会?几场同学会?几次大选?几次新加坡大热卖?几次国庆日?几个某某纪念日?

说回吃饭,算一算我也有吃过500顿饭的朋友。我在前公司工作差不多四年,一年的工作日大概有260天,每天跟同事吃午餐的话,我也跟同一组人吃超过500顿了吧。现在回想起来,还蛮珍惜那段一起吃午饭的时光,情感的联系就是靠每一顿饭慢慢累积的。

离开前公司之后,我和这群前同事兼朋友一年聚餐约五到七次。我知道我们不需要天天聚餐啦,他们又不是另一半或家人,只是想到这些从前几乎天天一起吃饭的人,如今一年只见面几次,如果仔细算算这一生和这群朋友的用餐时间,已经用掉超过一半了。

爱要及时

我跟父母的相处时间也用掉超过一半了。我知道有些朋友结婚后,时间得重新分配,跟父母吃饭的时间比较少。有些朋友移居到国外,一年回来一次,而且只是几天的时间。如果父母剩余的寿命是30年(希望他们长命百岁),朋友从国外回来与爸妈相处的日子一年大概是5到10天,那他们和父母相处的时间也只剩下不超过300天。

当然,有些人觉得这是很自然的事,因为我们走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小时候,我们也许跟兄弟姐妹还有爸妈天天在一起,长大后,相处的时间变少了。有时候,我们会以为还有几十年的时光,但其实只剩下几百天或几百顿饭的次数。

我平时对吃饭没什么感觉,有时候可以快快地解决一餐。但最近开始回想,我平时跟谁吃最多次饭?是不是该多找朋友吃饭?周末要不要带妈妈去特别的地方吃饭?最近联络上一名好久没联系的朋友,我们提到,虽然透过现代科技能随时保持联系,但不要把这种想法当借口,还是要常约出来吃饭。

毕竟,最近常听到“爱要及时”这句话,也提醒我们更珍惜和朋友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光。

活在格子里

2020年8月24日

在日本长野,有一位80多岁的老爷爷用微软的Excel软件作画。我们用来做图表的工具,竟然变成老爷爷的画笔。美丽的风景画都是他一个表格一个表格地“上色”,几千几万个表格组成美轮美奂的图景。

这种作画手法也相当花时间和心思。无聊单调的格子,近看看不出所以然,远看才看出玄机。有时我觉得,人生就像老爷爷的画,我们活在格子里,所以看不到整幅画。

如何安慰失业的朋友?

我的朋友最近被裁了。她说金钱方面暂时还不是问题(也可能是不要让我们太担心),但每天要找事情做,还有每个月没有看到薪金进来,没有安全感。

另外一名朋友,几年前也是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那时,朋友群试着跟她保持联络,偶尔会约她出来,问她近况如何。有一次,她爆发了,“你们可不可以不要一直问我最近好吗?一直问,一直问。”其他人吓到,也感到纳闷,好心的问候,怎么会获得如此回应。我跟大家说先给朋友一点空间吧,她的反应也许是因为失业一段时间的压力。

其实碰到朋友失业的情况,身边的人不一定懂得怎么安慰。加入电台之前,我也有一年没有工作的经历。那段期间常常感到迷茫,除了担心钱,没有规律的生活也影响心情。没有工作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没有自信,说话没有底气。当朋友问起近况,其实也没什么好回答的。对“最近好吗?”的问题,“就这样咯”其实是最真实的答案。

最近看到许多有关裁员的新闻,还感到蛮忧心的。以前读到沙斯(SARS)期间和全球金融危机时大规模裁员的消息,我还是被“庇护”的学生,无法体会就业者的压力。现在的我比较了解现实的面貌,如果家人靠你的收入,压力更是无法想象。

为“今天”的格子上色

英文俗谚“There’s light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隧道尽头有光),只是隧道变长了。等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前,我们能够做什么呢?

我那名刚被裁退的朋友很积极地找工作,我也介绍一些机会给她。她每天会安排时间应征工作,运动,约朋友,上课等,过好每一天,做自己该做的。政府和劳动力发展局也推出许多援助计划与配套,提供就业、转行和提升技能的机会,帮助大家渡过难关。

说回用Excel作画的老爷爷,除了启发我们用创意思维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看着他的作品,我也想到了“生活是一幅美丽的画,但我们活在格子里。”

疫情期间让人感到害怕或不安,是因为我们深陷其中。太近看不清楚,只看到一个一个格子。有一天回头看,才看得到整幅画。我们能做的就是为“今天”这个格子上色。

天空里的一片乌云

2020年6月29日

两个月的阻断措施过去了,阻断措施松绑第二阶段开始,我们进入新常态,不知道你适应得怎么样?

这两个月,我都会在空中问听众心情如何。这个问题的答案,每个星期都有着细微的不同,可以了解到大家的心理状态如何变化。有一次,我在空中念出听众A的留言,她说6月还得居家办公,用了“restless”来形容她的心情。听众B用英文简讯回应,大意是“请你乐观一点,你可以居家办公,已经很好了,很多人失业。”

当下,我觉得听众B怎么可以这样子说听众A,可是过了两秒,我意识到听众B也只是表达他的看法,于是我回复他:“听众A并没有不乐观,她只是分享她的心情。”听众B回复表示他明白了,经过沟通,大家都了解彼此的意思。

我想我会对听众B的反应稍微比较敏感,是因为我最近也给了类似的反应。阻断措施期间,UFM100.3早班同事中,我跟小猪是居家做广播的。有一次,小猪说她担心有一天回到直播室控盘,她会忘记怎么按那些按钮。当下我回应:“哎呀,不要担心啦,摸一摸你就会记得了。”这个对话就这样带过了,后来我发现这也许是小猪表达焦虑的方式,我怎么就没有留意到呢?

表达负面情绪时先声明

一名长时间居家办公的听众说:“我知道我是幸运的,居家环境不算差,一个人不会被打扰,但人还是需要与其他人沟通。这段日子,我的心情很浮躁,七上八下。”其实很多听众跟我形容他们不安的情绪时,都会加一段“声明”,像是“我知道我是幸福的”“我知道我的情况已经很好了”“我知道我不该埋怨”等。好像我们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之前,都得检视自己。有些人觉得表达焦虑,好像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想着“很多人的情况更糟糕,自己应该惜福”,就把自己的情绪压下去。

每个人在这段期间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毕竟我们都没有经历过类似情况。虽然我们不想做只会投诉又不积极的人,但事情往往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那位长时间居家办公的听众在表达他浮躁跟七上八下的情绪之后,说他已经安排和朋友家人视讯聊天。抒发情绪之后,他是有行动力的。只要我们懂得面对并转化内心的负面情绪,不钻牛角尖,不沉溺其中,诚实地对待,我们也可以像这位听众一样,找到出路。

有时候是别人淡化你的焦虑:“哎呀,你已经那么幸福了,还埋怨什么?”有时候是我们自己淡化焦虑:“哎呀,我已经那么幸福了,还埋怨什么?”正面思考不是说只想正面的,然后否定或压抑负面的情绪,因为那些情感还是存在的。我们可以给自己和别人空间表达负面的情绪。正视,不要忽视。

回到常态也会带来焦虑,因为每个阶段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就像天空里总会有云,乌云也是天空的一部分。无须闭上眼睛当作乌云不存在,因为这样你也会错过天上的彩虹。

你不会分享这篇文章

2020年5月04日

你知道在网上,什么内容最容易传播开来?为什么有些视频和贴文可以引发成千上万条转发?

这篇“What Makes Online Content Viral?”的学术论文探索转发的秘密。作者花三个月研究了《纽约时报》文章在网络上的传播度,试图发现为何某些内容更容易传播出去。

愤怒逼你点“分享”按钮

研究发现能唤起“高度情绪”的内容更容易被转发和分享,这些情绪包括焦虑、生气等等。如果唤起的是比较低调的情绪反应,像是满足、悲伤,得到传播的机会比较低。

最能推动人们将讯息分享出去的情绪就是愤怒。奥斯卡奖最佳动画电影《脑筋急转弯》(Inside Out)代表愤怒的角色“Anger”全身红色,想象它控制你的大脑操作台,逼使你点击“分享”按钮。

有几次我在面簿刷到“路霸”视频,无理取闹的人爆粗口、咄咄逼人,看得我心里一团火。我没有分享那些视频,但能够感受心情是如何受到影响。

这并非说愤怒是不好的。就像《脑筋》的剧情,每个情绪都很重要。愤怒有它的意义存在,面对不公平时,人类需要群体愤怒推翻制度,为自己坚持的事情感到愤怒也是一种推动力。

然而,在这里要考虑的是,我们是否被煽动性内容操纵?“帮忙”把贴文、视频、新闻分享出去?

愤怒在社交媒体上像野火一样传播,因为没有什么比愤怒传播得更快。这也许是为什么近期常看到有人不戴口罩的视频。因为2019冠状病毒疾病,从2020年4月14日起,我国民众外出必须戴上口罩,否则将被罚款,甚至被控上法庭。被拍的人经过奉劝后还执意不戴口罩,于是视频被上载,引起类似“你看这些人就是不听话,多么糟糕”的愤怒留言(还有更恶毒的留言,这里不提)。当愤怒变成对某些人的厌恶,那也是相当危险的。

当遇到没戴口罩的人

有些人说这些视频起着警惕作用。但它也呈现社会对立面,给人留下印象,造成误解。我相信不戴口罩是个案,不足以以偏概全。我也相信拍视频po上网的人是少数,但经过转发和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讨论,就显得这类问题很多很多,被放大了。

这样子“我怼你,你怼我”的状态是最理想的吗?

我的朋友转载了一则贴文,我也在空中分享。送餐员在街上看到一名老先生,走来走去很慌张,而且没有戴口罩,于是上前问老先生发生什么事?老先生解释自己前往购物中心的路上不小心弄丢了口罩,不知道掉在哪里,他很慌张,因为担心自己被“抓”……送餐员随身携带多余的口罩,拿了一个口罩送给老先生。送餐员在分享这件事的贴文中提醒,下次遇到有人没戴口罩,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伸出援手,或告诉他们哪里买得到口罩,不须要当“稽查员”,或拿手机出来拍。

怼这个字的字形是“心”上一个“对”字。与其互怼,不如我对你上心,你对我用心。

送餐员送口罩的故事有一个完美结局,无法唤起愤怒的“高度情绪”,理论上不太会被分享,传播度不大,但你愿意多分享这类故事吗?

第一天

2020年1月06日

我的朋友曾经在她的面簿写了一篇“极度容易实现的新年愿望”,以下是几个例子:

  • 不要吃那么多麻辣香锅
  • 多用护手霜
  • 睡多一点
  • 喝完朋友送的茶
  • 不要再穿又丑又旧又不对称的袜子

我也有所启发,在新年第一天许下一些容易实现的愿望,包括:

拍多一点照片:我发现自己回顾2019年的时候,有些记忆越来越模糊了。虽然现在用手机拍照很方便,但我没有拍照的习惯,每次忘记拍。

照片可以当作回忆的记录,用这些照片记下今年做的事情。不一定要自拍,可以拍食物拍风景拍身边的人。

做身体检查:我这辈子还没做过全身身体检查。大约两年前就有这样的想法了,但一直拖延,因为也不是紧急的事,就很容易被搁在一边。今年要提醒自己赶快去预定身体检查的时间。

多看电影、电视剧:我很享受看一部好的剧集但总觉得自己太忙没时间看。今年我要避免自己掉入“忙碌”的陷阱,给自己多一点闲暇时间。

每天离目标更近一小步

有些人觉得2020年要设下什么厉害的愿望,才不枉这个年代,但我们也知道新年愿望有个常常落空的坏名誉。我也没有什么伟大的新年心愿,反而朋友的“极度容易实现的新年愿望”让我更有感觉。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说到新年第一天没有什么特别的,毕竟日历、历法系统跟所谓“新的开始”是人们共同创立的概念。只要你不改变,新年愿望还是无法实现。只要你愿意付出,任何一天都是“新的一年”,听起来颇有道理。不过现在的我认为,新年带来的是一个契机。设定的目标是我们集中精力关注的一些事情。

新年新希望是一种浪漫的想法,代表我们是存在希望的。我们知道自己的缺点跟不足,所以想要改进,不断向上。每年一月,我们任性地以为自己不是重蹈覆辙的人。我还是抱着希望,抱着极度容易实现的愿望清单,每天离目标更近一小步就当作可以庆祝。

我希望你今年活得更自在,跟着自己的步调做想做的事情。偶尔做些无聊的事,不用每件事都“有意义”“有价值”“有效益”。我希望你拍多多照片,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享受慵懒又充满闲情逸致的日子,就这样平凡平安但不平淡。